新闻动态
  • “大”势所趋 中国彩电市场加速进入大屏时代

     近年来,消费升级、技术进步带来的价格下降以及居住面积增大3个因素,使得电视行业品牌产品布局发生明显变化,电视尺寸两年以8-10英寸的大小增长,用户越买越大,行业大板越卖越大,主流尺寸从50-55英寸转变至65-75英寸及以上尺寸,75英寸、80英寸以上市场容量逐年扩大,彩电市场加速进入大屏消费时代。  调查数据显示,消费者以前用于安放55英寸电视的客厅,现在普遍选购65-75英寸电视。为什么消费潮流倾向于大屏电视呢?综合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:第一,小屏看多易伤眼,手机、平板与电视相比,屏幕与眼睛的距离更短,从而会产生加倍的

  • 彩电业“后浪”拍不死“前浪”

    “长江后浪推前浪,前浪死在沙滩上。”这句话,将前浪和后浪完全对立起来,是非此即彼的存在。虽然并不合理,但由于流传甚广,很多人笃信不疑。  钉科技注意到,在彩电行业,后浪来势汹汹,的确大有将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的气势。贾跃亭时代的乐视,以及雷军带领的小米电视,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后浪。  回看贾跃亭时代的乐视电视,还是有很多创新之处。比如,第一次真正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彩电行业,将内容运营服务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,“平台+内容+终端+应用”的生态打法,至今也不过时。  小米则是另一个杀伤力巨大的后浪。钉科技注

  • 全球液晶电视面板Q1出货量大降 Q2将供过于求

    据经济日报报道,受新冠疫情影响,供应链复工,需求波动,成为2020年第一季围绕全球TV面板市场的不确定因素,而这些因素将为未来市场投下更大的不确定性。  根据群智咨询(Sigmaintell)数据显示,2020年第一季全球液晶电视面板的出货数量为6303万片,年减10.6%;出货面积共3743.8万平方米,年减3.2%。  2020年第一季度,中国大陆制造业复工延迟、工业物流受限,对拥有复杂产业链环节的面板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,尤其体现在偏光片、PCBA等原材料短缺,以及工人复工延迟对面板后段生产造成较大影响。而从面板厂出货来看,主要体现在2月出

  • 中国面板业:艰难的当下 向好的未来

    一季度国内主要面板类上市公司均净利润大幅下滑、亏损或收入减少,本来今年电视面板价格回暖、韩厂又逐步淡出LCD(液晶)面板领域,行业形势好转,没想到却遇到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,行业不得不重新面对产能过剩、需求不振、价格承压的挑战,股价最近也下挫。  京东方(000725.SZ)2月底股价曾达5.85元/股,之后阴跌,5月7日收盘价3.77元/股;TCL华星的母公司TCL科技(000100.SZ)2月底股价也曾达7.37元/股,5月7日收盘价4.71元/股;深天马(000050.SZ)从18.95元/股到14.01元/股;维信诺(002387.SZ)从15.95元/股到13.19元/股。  由于韩国三星

  • 从互联网到智慧屏,彩电行业品牌格局会被重组吗?

    从乐视、暴风、微鲸、小米们掀起的互联网电视阵营,到华为、荣耀主导的智慧屏阵营,过去的几年间中国彩电产业正在步入一轮快速的变革期,唯一不变的则是海信、索尼们在彩电产业的主角位置。  越是竞争激烈的战场,越容易吸引更多的入局者参与其中。在家电行业,电视市场就是典型的代表。即便这个市场压力越来越大,依然阻挡不了新来者加入,来抢夺这块日益不见增长的市场蛋糕。  当前彩电市场的产品技术之争,主要集中在两个阵营:一个是传统的液晶阵营,包括新出来的量子点技术;另一个是全新的OLED和激光阵营,被誉为下一代显示技术。

  • 国产OLED产能释放提速 高端面板价格战已开启

    在新冠疫情影响之下,今年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预计会大大减少。据Omdia(原IHS)数据显示,由于疫情影响消费者需求和供应链的供应,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下降13%。不过,智能手机中使用的AMOLED面板则可克服危机,Omdia预计其出货量将从2019年的4.71亿片激增至5.13亿片,AMOLED手机面板逆势增长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。  AMOLED面板出货量之所以能够逆势增长,与中国面板厂商的OLED产能释放有很大的关联。近年来,华为、小米、OPPO等厂商纷纷在其旗舰产品上搭载国产AMOLED屏,助国产屏幕出货量大大提升,市场占有率也稳步提升。不过

共有1页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
技术支持: 蜘蛛云 | 管理登录
seo seo